廣論研討班(二輪)課程-親近善知識(卄三)

課程:親近善知識(卄三)
時間:2016/09/07 ()
主講: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主題:
. 讚頌:水晶心花
. 問題提問、回答及分享
Q1: 佛不是神,唸佛拜佛卻不能求佛,那心心念念到底要念什麼?
駱班長:
佛不是神,這句話是對的,佛比神高得多;唸佛拜佛不能求佛,這是對的。唸佛拜佛是恭敬佛,不是求佛,是祈求佛。祈求佛,不是求佛,這有什麼差別呢?
是祈求佛菩薩,去恭敬佛菩薩,可是,不是對佛菩薩有所求,那我心心念念唸佛拜佛,我到底念什麼?我們曾讀過如得法師拿一篇師父的祈求文,師父怎麼祈求的呢?有一艘船航行在大海上,師父不會祈求風平浪靜,不會祈求順利到達,他祈求無論面臨什麼樣的風雨,無論面臨什麼樣的狀態,他心中的方向不會更改,他心中的意志不會動搖,一直往他的目標,一直往上前進。所以,我心心念念求佛,不是求佛菩薩給我什麼,是祈求佛菩薩賜予我智慧,賜予我信心,賜我一路向上的決心,給予我毅力,堅持把這條路走上去的勇氣!
那我兒子要考試,到底可不可以祈求?當然可以祈求。菩薩無所不應,有求必應。但給的答案未必跟我想的一樣。因為,佛菩薩是空性,不是我想的那樣,佛菩薩會根據緣起的道理,給我最適合的答案,而這答案不是我心中要兒子、女兒考上建中、北一女就會考上,他會給眾生最適合的答案。
所以祈求什麼?祈求自己的信心、自己的力量,要不斷地往上、往善這兩條路走去。

Q2: 在圓山捷運站附近有跑馬燈,一直寫著:藏傳佛教不是佛教,喇嘛非佛門僧人,有些地方還會有人發傳單。請問要如何安立呢?
駱班長:曾有法師將此公案請問上師:有一團體,一直在攻擊我們,乃至於攻擊整個藏傳佛教。也有人寫了書:《破魔金剛箭雨論》,將該團體所講的東西完全破斥。問題是他們照發傳單,照樣做這類事情,不會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情,他就不做什麼事情,反之,你也不要因為他做了什麼事情,你就不做什麼事情。因為,不論你怎麼駁斥他,他的信念中,就是要批評、就是要罵。
上師說:我們還是不能做什麼,我們該做的就是好好地學法,而且他們這樣做,對他們是有傷害的。不過,也算是跟我們有緣,我們以後應該好好救他。
眾生為什麼會這麼迷惘?為什麼會做這種很大的謗法罪?毀謗佛法,是最可怕的罪業,他們竟然時時刻刻在犯這種罪過,所以,眾生在末法時代是很可憐的,在可憐狀態下做這種事,上師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學法。
其實,廣論學的是藏傳經論,師父是漢傳弟子。雖然,這個團體未必罵到我們,但上師說:跟我們有緣,我們正好救他。
佛菩薩對一件事,看法和我們不同。我們看到:一個可惡的人、罵我們的人。佛菩薩看到兩樣東西:(1)看到一個很可憐的人,這可憐的人,因為毀謗佛法,要墮落地獄。(2)看到一個錯誤的行為,謗法的行為。所以,上師說:我要趕快學法。
為什麼毀謗佛法的行為會出現?因為末法時代,眾生看不清什麼是正法,所以,動不動就謗法。上師看到一個錯誤行為,這個人隨時會墮落而深自警惕:我要努力!我要努力!我要趕快學法,這人是隨時會墮落,因此,心生悲愍,我要趕快學法後把他救起來!這人對我有沒有恩?有兩大恩:
1)他激勵我趕快學正法。因為,我看到正法衰頹的現象,眾生竟然有謗法的行為,這件事策勵我趕快學法。(2)策發我的悲愍心,我看到一個值得悲愍的眾生,我趕快學法後,我策發悲愍心趕快把他救起來。他對我有功德,這叫觀功念恩。
即使這個人毀謗佛法、罵我,我仍然可說他策勵我學法,乃至於策勵我的慈悲心,未來要救他。在任何境界,在末法時代裡,能不能策勵自己好好學正法?可以!上週曾學過:在末法時代裡,我們的心要存在於正法時代;行為要在像法時代,因為我們行為沒有辦法在正法時代,正法必須要佛陀在世。所以,我的行為是像法時代,就是聽聞佛法,即知即行;心嚮往正法時代,是有朝一日,在佛陀面前聽聞正法。我身處末法,行在像法,心在正法。這就剛剛的例子,人家毀謗我,我怎麼思惟?我看到兩個東西:一個是可悲愍的眾生,一個是謗法的行為。謗法的行為激勵我積極學法、向上;毀謗正法的可憐人,激勵我要悲愍他,以後正法學好後把他救起來。
或許有人問:這會不會阿Q?請問你要怎麼辦?回家想想我要怎麼辦?會有什麼效果?想法或做法,絕大多數的人很生氣。這件事,生氣是不需要的。該寫的也寫了,他不理、也不看,繼續做。那你還是做你該做的事情,好好學法,悲愍他,以後把他救起來。至於說拿到這個宣傳單怎麼辦?
文亞班長:因為我沒拿過,也就沒有怎麼辦。
駱班長:
答案就是這句話,你怎麼會拿到呢?他在路上發,你不要拿。若拿了以後才知道,就還給他。無論怎麼樣,你就是好好學法。

Q3: 有關財敬供養,看到很多師兄姐做了很多財物供養,自己也很想做,但如果把財物供養出去,又會擔心生活受影響,怎麼辦?
同學分享-1:
還未學廣論時,常看到其他的和尚在樓下,看到他的行為感覺不
是好的和尚,小時候父母的知見說:這個是在騙人的。 一開始學廣論時,心裡
覺得說:這位和尚是真的?還是假的?有一天聽了師父的音檔,師父說:你的心
是真的?還是假的?又在新竹聽到如得法師開示,也是講到類似的公案。後來又
見到這位法師,原本心裡要升起不好的念頭,當下就告訴自己說我想要這樣做,
這件事是好的,所以就供養這位和尚。從此就不再生起這樣不好的念頭。所以串
習正知見是很重要的。

同學分享-2
我們要看自己的能力,隨份隨力。當你要供養時,看到別人捐很多,我也要做那
麼多的供養,此時你內心是有比較的心,也會有煩惱心,因為捐那麼多你會很不
舒服,所以你供養時要看自己的能力。在供養時內心是很歡喜心的,這樣才有功
德。當你捐出去時你內心又起了抱怨心,這樣就不要供養,因為這樣一點功德都
沒有。

文亞班長:
如證和尚說:在金融海嘯發生時,很多人受到財務影響。我們學法的人要去想佛法是什麼?最簡單的就是業果道理。你要去想說發生這海嘯時,有很多人是受到很大的損失,也有人遇到這個災難,卻躲過這個災難而不受影響為什麼?          我們要去想:這一生會富貴,是因為過去生有作布施及供養。而這一生貧窮,是因為過去是慳吝或偷竊。所以,如果我承許能接受業果道理,事實上,我們在很困難的時候也布施。不是說發生這個金融海嘯時,就停止任何布施和供養,你現在是在造以後的業。這個就是提醒我們:我們每一個人的條件是不一樣的,並非以我供養的多與少,來代表我功德的大與小,而是要看我們這個歡喜心和恭敬心的。

例如貧女供燈的公案:是在於你的發心,並非你供養的多少。所以說,不要說我們就這麼一點點能力,一點點能力也要供!我們平時也都可以供養,你每天要吃飯,每天都可以供養,這個是我們可以做到的,都是我們可以練習的。

駱班長:
佛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動態的圓滿」,換句話說,當你給出去時,你以為是減少了,事實上,布施是富貴的因,所以,你給出去的是一,回來的是十、是百的。這個叫做「動態的圓滿」,給的越多,得到越多,所以,真實的布施,只要你的意樂是正確的,你現世也不會少,來世更不會少,是真實的。就像很認真地當義工,一點都不辛苦。精進是樂的因,精進是得到喜樂的因。非常認真地當義工,在現世感覺好像有點辛苦,事實上,對現世跟無限生命來說,都是樂的因。我非常認真做後,現世就安了,來世得更大的安樂。眼前布施,現世也不會缺,該來的會變得更多,來世更是無上的資糧。

真實的無限生命裡,和現世知見剛好顛倒,這是我們很難理解的。例如持戒,覺得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這叫不自由。錯了,持戒是得到自由安樂的因。什麼地方不自由?地獄、餓鬼、畜生不自由;天、人很自由,而持戒是得到天人的根本。所以,持戒是得到最大的幸福跟自由的根本。而不持戒墮落,以為很easy、很lazy,事實上它是地獄,餓鬼,畜生,是未來最不自由的因。所以世間的知見上,各位一定要切記,真的要學佛法!

今天一開始想念上師,希望師父、上師趕快回來攝受我們,這本質上就要認知:唱讚頌有沒有心裡觸動,關鍵是對於法的希求是多少?對於法希求的本質,你有沒有看清楚你我現在的狀況,所有的認知都是顛倒的。我們以為對的卻是錯的,以為錯的卻是對的。這樣的生命,你竟然活得這麼快樂,妙不妙?真的要希求佛法,在佛法的經論裡,你才會看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的認知錯誤,對世間很多的真相都認知錯誤。
   
修學佛法中,最重要的修信念恩是視師如佛,到底什麼叫視師如佛?我們看到的師長,他就是凡夫啊!到底怎麼視師如佛?真實的視師如佛是這樣: 『你看到了一尊佛,同時又看到了一個凡夫的生活跟行為。』我們不要在一個境界裡,只看到一個東西。佛法在一境界裡,可看到兩個、三個東西。你可以把一個值得悲愍的人,和一個毀謗人的行為分割。同樣的,就能體會視師如佛,是把佛的法身(一尊法身佛在你面前),跟一個凡夫的行為與生活分割。這樣,你看到師長還是過著你我一樣的生活,過著凡夫的行為與生活,你卻能視他如佛,因為你看到一尊佛。為什麼你會看到一尊佛?因為你心中要成佛。我要成佛,我需要佛在我面前,時時刻刻指導我,所以我看到一尊佛。然後,也同時看到一個凡夫的生活與行為,所以,我能接受這凡夫的行為跟我住在一起,跟我吃喝拉撒都一樣,可是我心向佛,我看到一尊佛在我面前,時時刻刻指引我,讓我走向佛陀之路。這個叫視師如佛。
   
怎麼樣在能緣的心識裡,把境界分割?在這樣的分割中,就能體會佛陀怎樣面對境界,時時刻刻緣善所緣。面對一切境界,我心所緣都是善,因為,我要向上、向善。供養要記得「動態的圓滿」,這件事剛好你我顛倒的。

 Q4看到同學們很會問問題,我也看了手抄稿,也聽了師兄姐的分享,都覺得很好,但就無法想出問題,該如何學習下去,才會和他們一樣?
其賢班長: 其實,這個問題,問到我痛處,最主要是學佛後,對自己的看法與反省。因為,我是比較不會思惟的人,我看書時,純粹在看文字相,我懂了就好。我沒有想自己為什麼是這樣?更深一步去尋找為何是這樣?我的問題就是在這裡,這是我們的等流習性。那我如何走下去?我就跟著班長及大家學習,班長教我們如何思惟,當碰到困難時就比較會想。

瓊華班長:我也是不問問題的,非常讚嘆各位,在這兩年讓我與大家學習很多,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聽師父帶子及看手抄稿,還有班長的錄音檔,從這過程中,多少會有一點開竅。重要的就跟著就對了,記得要來上課,不要讓自己缺課。

同學分享:與同學們一起共學時,大家都能夠忍受我問的問題,問一些我覺得不是太重要的問題,但是同學都非常隨喜我,還給我很大的鼓勵,說妳太精進勇敢了,因為幫忙很多人問不敢問的問題,講出同學的心聲。我覺得我是來學,有問題就是要問,不怕別人笑,我只是比別人勇敢一點,或許,這是很小的問題,但這對我來說是困擾,重要是要能解,還要請大家包容我。

駱班長: 你為什麼沒辦法問問題?是你想要找到了不起的問題,而這世間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問題,都是小問題,而你不願意問小問題,是你認為說,問這個小問題,覺得我自己真的是有問題?所以,當采翎師姐提出一個問題,大家都隨喜她。明明人人都有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敢問,所以,我怎麼樣問問題?你想要問什麼問題,就直接問。既然要問問題,還要顧面子?在國外,還是無厘頭的問題越多人問,結果,創造了一個很有啟發智慧的環境。而我們台灣,只要是學習的場所,要問有誰要發言的,大家都無回應,本質上,就是不願意主動地把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勇於問問題,想到問題就馬上問,那怕是無厘頭的問題,最簡單的問題,這個就是所有人的問題。

.向日農場宣導 : 許有勝師兄生命故事分享
( 網址: htt://www.luciditv.com/2016/05/21weekend-microfilm-face-the-sunlight-farm/ )

今天來是想要把「向日農場」的善業推廣,好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及參與。目前,有十幾位像我一樣的更生人,在向日農場學習。

我是在進入福智團體後,才揮別30年來的黑幫生活及毒品生涯。我會學廣論,是為了單親的女兒,眼看著她就要步入我吸毒的後塵,因而喚醒我要戒毒的念頭,也因此得到師父的引導,來到了福智團體,拉著女兒到福智上課,很嚮往,並希求女兒能到福智教育園區讀書,這是我進廣論班學習的緣起。

進了廣論班,得到師長的加持及師兄姐的協助,幫我修繕內湖山上的鐵皮屋,讓我得以有棲身之所。那時,學了佛並吃素,但為了生活還在市場裡賣豬肉,其實內心是非常苦的,但因沒有學經歷,轉業困難,我只能透過虔心地祈求。
後來得到侄兒的同意,把大哥的土地無償借給我使用,而之前自己賣掉的土地,主人也同意無償借給我使用。於是,就準備開始規劃農場,那時,每天都有福智的同學來幫忙整地,歷經了八個多月才完成,可以開始栽種。之後,靠著同學們的護持購買,消除了我的退心,至今,農場也已成立六年多,真的非常感謝同行善友們的幫助!

二年前,土地主人要把他的土地賣掉,而我無力承購,眼看著農場就要結束,這時,出現了現在的農場主人—吳曜宗師兄,他出資買下農場,確保了農場得以繼續經營。我們這裡有十幾位更生人夥伴,由於農地的產值,無法支應這些人的食宿費用、勞健保及薪水等開銷,一天好幾萬元的支出,都由吳師兄及團體的潤群協會負擔及贊助。

護持這些更生人也並非簡單,必須24小時陪伴,並調解諸多事端,往往心力交瘁,然而雖然辛苦,但我卻認為值得,他們跟我一樣,曾令家人痛苦心碎,如果能幫助他們,就是幫助更多的家庭。他們現在每週上二堂廣論課,因為我被師父救起來了,我也願意用我的生命來救他們,以報答師恩、報答佛恩!

.正行課程 :
<廣論> P35L13 第二加行  ~ P36
白話消文平台從14316斑部落格進入閱讀
   
駱班長收攝:
科判位置:第二頁,表五 ( 甲四乙一丙一丁三戊二 )
之前所談的都是意樂,意樂分三:(己一)總示親近意樂,說的是華嚴九心;(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現在要講的是加行,前面所講的是心要如何安立,現在要講的是行為。所有的道前基礎叫做親近善知識,真實關鍵是「親近」,就是我的心與行要如何親近,道之根本就是親近善知識。

原文: 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
【勵觀】就是ㄧ次又一次非常努力地觀察。
【彼及彼】 就是:1.作師所喜師長喜歡的就要去做。
                 2.不喜應遮師長不喜歡的就不要去做。
師父手抄稿講的【彼及彼】是: 1.善知識  2.要努力觀察善知識與他的法。
這樣有沒有違背?(不違背)善知識與他的法結合起來就是【應觀作師所喜,不喜盡遮】。
這是修行的法門,第一就是要認真從善知識這裡看,什麼是善知識喜歡與不喜歡的。
我們為何要親近善知識?是為了【法】。也就是說要親近善知識,努力觀察善知識的行,從他做的每一件事裡,不停地看到善知識要教我們的法,這個就叫做作師所喜,不喜應遮。所以,我們要一直跟在善知識身邊,跟善知識學法,在這過程中,要非常非常認真觀察,這個就是【勵觀】。要非常認真觀察善知識,這樣做要教我們什麼法?那樣做要要教我們什麼法?

原文: 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己一切事,悉敬奉尊長。
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
【金剛持】是指報佛身    【軌範】就是師長
一切成就都要靠師長,知道了以後,我們一切的行事要完全恭敬師長、敬奉師長,所以我們要一直跟著善知識。
作師所喜有三件事(三門)1.供獻財物   → 積集資糧
                        2.身語承事   → 調伏粗猛的煩惱
                        3.如教修行   → 一路直超
我們要積集資糧是要斷一切惡,因為對財物的執著是我們心靈上最明顯的我執,供獻財物,本質上要我們用布施,斷除我心中的一切惡,所以叫做積集資糧。而且,供獻財務是供獻給三寶、師長、佛、法、僧,是福田門,是有無上的資糧。
身語承事,是在調伏我們粗猛的煩惱,還是斷一切惡。我們在身語承事師長時,會有種種的習性會現行,此時師長會隨時給於我們指導,讓我們一切的惡無法現行,這個叫做調伏粗猛煩惱。
如教修行,就是修一切善,還有利一切眾生。這三件事,其實是同一件事,如果任何一項沒做好,就代表另外二件沒做好,所以,佛法裡很妙,看起來是三個途徑,其實是殊途同歸,都是用來調整我們的心。

原文: 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這個也是與前面所講的三件事都是一樣的。【堅固】就是修行有成就的菩薩。
修行想要到達有所成就的菩薩位,你必須要依教奉行。你真正地依教奉行,這時候,你的師長才會心正歡喜。所以堅固是代表你的修行有所成就的狀態。
修行親近善知識有兩件事:
1.視師如佛   → 在心的意樂清淨,叫做視師如佛。
何謂視師如佛?看到一個法身佛、還有看到一個行為舉止、生活與我們一樣的師長,他同時看到,所以能夠以學佛的心看到法身佛。
2.作師所喜   → 行為上要時時作師所喜
* 時時在心的意樂要視師如佛,行為上要念念不忘作師所喜。如同口念咒語,就是善用最簡單話語要一直與它相應,有如刻在我心裡,念念不忘我記得我要視師如佛,我要作師所喜。

原文: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衡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勤資財。』
【初】是指供獻財務  【三昧師】是指密教的上師,因為五十頌是密教的經典。
供獻財務在外面最難的是妻子與兒女,內部最困難是自己的身體,還有包括自己的時間。
很多的義工會有的障礙-我需要把所有的時間都丟給你?當妻子(先生)與兒女去當義工時,我們就當作是供養出去,內心很歡喜,相對自己去當義工時,讚賞妻子(先生),你今天做一件很了不起的福德,因為今天你把我供養給佛菩薩,有無上功德,好開心。

原文: 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
這個供養布施就等於供養一切佛,為何供養上師的功德大於供佛的功德,因為你在供養上師,你發起視師如佛的心時,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化身在你的師長毛孔裡面,接受你的供養。這就是    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這裡講的福資糧同時包含福、智兩種個資糧。福德可以轉換為智慧,而智慧無法轉為福德。所以智慧一定要用來利益一切眾生,要不然無法成佛。

原文: 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
【三昧耶】是指密教乘戒,假如你有好的東西,而供養比較差的物品就犯了密乘戒。那如果師長他喜歡比較差的,或是你只有比較差的就沒有違犯。

原文: 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者,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
【無盡性】是指佛果  【如如】是指這個、那個  【少可意】是說有一點喜歡
就學生方面:你要想求到佛的智慧,一定要將這一些、那一些,任何東西,只要還不錯的,以最勝妙的供養給師長。
就老師方面:是完全不顧一切利養恭敬,一個老師是愛樂要修行,真實的想要修行,在財供養完全沒有貪著。那老師如果與這個相違的話,他就不是修行解脫之師。
(*在這解脫二字依師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解脫,最究竟的是成佛。)

課後功課:
1.  手抄第3P95L11為什麼經上 ~ P95L15 越長越多不是越好嗎?
問:經文常常重複,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我越念越煩惱呢?

2.  前行:P96L10所以目前平常的時候 ~ P97L15變得非常利了
問:師父教的讀書方法,它的好處、關鍵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讀就有用?關鍵是什麼?

 3.前行:P112L03霞惹瓦云 ~ P114L09怎麼去伺候他。
  
問:馬爾巴尊者把東西都賣掉去找老師那洛巴尊者,那時那洛巴尊者已經圓寂很多年,但馬爾巴尊者執意找,找到了!師父說真正成就的人不會死的!---- 到底在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