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研討班(二輪)課程:聽聞軌理(十二)

課程:聽聞軌理(十二)
時間:2015/12/30 ()
主講: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一、廣論原文分段解析:
(1) P18 L05猶如病者 – L07而為究竟
    為什麼宗大師要在這段最後加上「不應無修,唯愛多積異類文辭,而為究
    竟」?因為有人把學佛當作是做學問,把學到文字、法相、名詞的意思當
    作是學習的目標,而真正的佛法應該是要在生活上運用。要如何像這段廣
    論文字中所說的服用這個藥?要反觀自心而聽聞之,抉擇自身而聽聞之。
 (2) P18 L07是亦猶如害重癩疾,手足脫落,若僅習近一二次藥,全無所濟
      為何在這裡宗大師要採用罹患重癩疾(痲瘋病)的喻?痲瘋是一種會破壞神
      經系統阻斷痛覺的疾病,但仍會有癢的感覺,病患會一直抓癢抓到破皮並
      腐敗,甚至連火烤都不會有痛覺,到最後身體的肢節就會脫落。這種疾病
      讓我們知道痛覺是很重要的,因為痛可以讓人覺察是跟自己有關係的。
  (3) P18 L07我等自從 – L09而正思惟
    這段原文是強調不斷地練習,而不是強調修改。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為煩惱
    所逼害,必須要把聽聞到的佛法像瀑布那樣強猛地不斷在身心上去練習,
    才能產生足夠的業力去對治煩惱,而能產生這個力量的就是思惟,而且必
    需要觀察自心才能正確地思惟。
  (4) P18 L09如大德月 – L10藥有何益
      這段宗大師引用一位叫「大德月」的大善知識所寫的「讚悔」中的一段文
      字,去證成前面他所說的話是有根據的。
  (5) P18 L10由是於自 – L12病終無脫
      這裡則是宗大師的結論,請注意明明正在說第四想「療病想」,宗大師卻又
      再說第一想「病想」最重要,由此可知學佛真正的目標應該是認知自己的
      煩惱大病,而不是只單純貪著所配的藥品。如果目標沒弄清楚,就只會是
      空言。
      譬如來到教室上課,實在不必自己去挑選安排一定要跟誰坐一起,或一定
      不要跟誰坐一起,一切都是諸佛菩薩的安排,佛法就是要從自己現在所面
      對的處境下手去除煩惱,如果學對了,應該是看周圍的人越來越有趣,如
      果越看越討厭,就學錯了。
  (6) P18 L12三摩地王 – P19 L03醫自體病
      宗大師再次引用「三摩地王經」來證成自己所說的話是有根據的,因此不
      要平常只將廣論供在書架上,來上課時才把廣論帶來翻開,建議大家試試
      在面對生活上的境界時,抽離開來翻翻廣論念誦,提高自己的心量,再回
      頭處理所面對的事情,會發現好像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7) P19 L03入行論亦 - L04療病之想
       譬如醫生開阿斯匹靈給病患,病患如果只是一直念阿斯匹靈四個字是沒有
       用的,一定要服用才能治病。
     
二、手抄稿分段解析:第2P95 L07 P99 L03
   (1) P95 L09說我們現 – L12然後去修
       師父這段手抄稿前四行就是廣論原文的消文。
   (2) P95 L12我們在這 – P97 地這樣來
       這段手抄稿則是師父針對「圓具一切道分,應勤勵力,如瀑流水」作進一
       步的解釋,師父在P96的地方用造高樓大廈作比喻,強調修行不是要馬上
       做到(L01:不是叫你一口氣就把它造起來),而是要有基本架構和目標
       (L01-L02:要造高樓大廈,你必須把那高樓大廈次第步驟完全把握住)
       而且鼓勵大家這樣作修行一定能成功(L02:照著這個次第步驟去做的話,
       必定沒問題),又更提醒大家不要像廣論P45 L08所說的「任遇所緣」,否
       則就只會因為修行不成功而一直在輪迴裡浮沉(L02-L03:如果你把握不住
       這個的話,那麼你東摸西摸的話,那個啊,摸得一無是處,一無是處,我
       想我們大家了解)
   (3) P96 L04譬如說你 – L12個事實誒
       這整段手抄稿則是師父再進一步說明把握住次第比學什麼內涵重要。
   (4) P96 L13所以他說 – P97 L06地這樣來
       這段手抄稿師父除了再告訴我們次第的作用外(P96 L15:表面上你沒有
       動,可是你將來要嘛不動,一動的話一路上去),還告訴我們方法與要做
       到什麼程度(P97 L02: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一定是一門深入/L05:做的
       時候呢,「如瀑流水」,這個瀑布水像瀑布一樣,萬馬奔騰,永不停遲地這
       樣來。)
       以上(2)(3)(4)三段整個再看,會發現師父把有次第學習佛法的壞處
       與好處都講了,為何師父要這麼做?正如同父母告誡孩子出門要關火,其
       實小孩是不大會記得的,但如果小孩有燙到(如果沒關火家裡燒起來我會
       碰到的壞處)或看到別人家因為火災有傷亡(如果關火自己家裡就能安全
       的好處),小孩以後出門就會記得關火。如果沒有怕的因子,向上努力的
       動力不會太強,也就是說人真正的原動力是過患,也因此佛法才會談知
       苦、病想。
  (5) P97 L07他這個地 – L15它叫內明
       這段點出了學廣論最重要的七個字:觀察慧而正思維。而什麼叫思惟?師
       父在這裡有很清楚的解釋:就是不斷地把聽懂的道理觀察(P97 L12),我
       們在平常在對境的時候,就要時時問問:自己的身心對不對?自己的身心
       錯不錯?自己的身心是怎麼一回事?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目前做的事是
       否符合這個目標?
    (6) P97 L15所以古來 – P98 L08順便一提
        有關這段手抄稿所提到的「識種」、「外境」、「根」、「三事和合觸」(P98
        L03),請參閱廣論P182 L10(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
        非可意、中庸三境),先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詳細的說明師父也說以後
        再談,因為比較複雜。目前只要記住有境就有心,有心就有境(緣起論)
        我們無法把握一切的境,但可以努力去把握一顆心去面對所有的境,修
        心就是修行。
   (7) P98 L09那麼所以 – P99 L03指導在此
         這段手抄稿師父也很清楚地闡釋如理作意就是正思惟(P98 L09:觀察去
思惟,這個叫作正思惟,叫作如理作意,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這個)
有做過禪七的人應該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心續中的妄念是多麼地如瀑流
水不能停止,師父在這裡也告訴了我們對治的方法(P98 L11-L12:那麼
現在唯一的辦法,說要阻止它,有種種: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
戒、念天等等),這裡說的念「天」是指第一義天,也就是佛果,不是
六道中的天界。也就是透過這六種正念,去取代原本的妄念。觀察自己
的念頭是正念還是妄念就是正知,正知就像警察一樣,當發現自己的念
頭對了,就保持下去;當發現自己的念頭錯了,就拉回來。

三、影片:
1.九個月的房租算得了嗎?:http://youtu.be/ZnPnH4J4ydl
之所以放這片子是要大家觀察自己如何對待父母與家人,如果學了佛法不能對父母更加孝順,對家人更加愛護,就不必學了。要體認現在你所面對的境,都是自己該得的,為什麼佛法要說二重因果(以前對境界的作為造就現在的境界,對現在境界的作為造就未來的境界),就是要大家在生活中看到真正的問題是沒有調自己的心,把時時檢視自己的心做好,才能平安。

四、跨年功課:
「觀察慧而正思惟」與我們一般世間的觀察有什麼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