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菩提心次第(二)
時間:2015/7/8 (三)
主講:
班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主題:
七種因果教授(全) + 自他換(部分):
1.發菩提心
2.希求利益一切眾生而學習六度,進而希求成佛
3.影片:無私的愛需要學習
4.七種因果教授次第
5.影片:我是你的朋友,你真實的朋友
6.大乘道之根本
7.「客觀事實vs主觀選擇」研討(自他換)
課程摘要:
一、讚頌:善友
青山伴著白雲飛
天多美
人生路上有你隨
太芳霏 太芳霏
流水月光風舉霓裳
梵音裊裊 心地清涼
野風送來千古的梵唱
在你心我心
悠揚悠揚
悠揚悠揚 萬世飄香 飄香
駱班長:
為何要用自閉兒基金會手工饅頭做供養?為何選擇「善友」這首讚頌?自閉兒由於欠缺與外界正常溝通的能力,常常只能用吼叫或撞牆壁的方式表達心中的苦悶,反觀我們一般人身旁總有一群能夠溝通的同行善友,真的要感恩!
二、正行:
其賢副班長引言:
(一)6月27日八仙樂園塵爆發生後,日本方面大力提供燒燙傷醫療資源,正是因為當年311大地震後台灣方面對日本援助所做的善行回饋,是一個先利他而後利己的例子,以此例我們可以切到今天上課的第一個投影片內容:
發菩提心容易嗎?廣論裡說道發菩提心有「四緣、四因、四力」等條件,其實不難,而就算沒有「悲心」也能發菩提心,但是要有「大悲心」菩提心才會圓滿,請先建立發菩提心是一個0分到100分的學習過程。
(二)發菩提心的殊勝可用一個喻闡釋:一位師父與他的弟子一起行走,有修行具神通的師父感應到弟子心中生起一定要利益眾生的發心,馬上恭請弟子走在前面並幫忙他背包袱,但走了一段路,弟子心中又生起其他的念頭而退失了一定要利益眾生的發心,師父感應到後又馬上叫弟子到後面跟著走並把包袱還給他背。
希求利益一切眾生→學習六度行一切苦行→希求成佛。
駱班長: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說的偈語「為利眾生願成佛」其實就是發菩提心的完整寫照。「為利眾生」就是菩薩的目的,而「願成佛」則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得不設立的目標(成了菩薩還不夠,要成佛才是究竟圓滿的狀態)。問題在於如果要利益眾生就一定要面對眾生,而眾生又是各個不同,但我們一般人往往在面對眾生時有分別愛惡親疏的習氣,以致於無法真正面對眾生(哪些人應該就要哪樣,如果這些人這樣我就親近,如果那些人那樣我就疏離),這就是一般人跟菩薩的不同之處。一般人會覺得「為利眾生」太過高遠,請一定要想盡辦法打破這個心理障礙,否則人生到某個時點一定會突破不了,因此為利眾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接受眾生各個不同開始。
發願真的不難,只要舉手嘴巴說三次「為利眾生願成佛」就算發願了,問題在於發願之後如何深入去做?首先要先去試著瞭解別人,之前課堂上曾剖析過人們往往不承認不瞭解自己,但會比較容易承認不瞭解別人,而因為承認對別人瞭解不足,所以會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努力嘗試各種方法,進而發現自己能力不足而努力提升智慧,而這段不斷努力嘗試的過程中真的要非常愛別人才能持續下去(否則一定會放棄),最後發現只有佛才是最有能力以各種方法和無上智慧去幫助別人的圓滿狀態,所以才會進而「願成佛」。也就是說圓滿的利他時才會圓滿的利己,自利是利他的副作用。
影片:無私的愛需要學習
駱班長提策:影片最終的結語是「上一代怎麼去愛更上一代,下一代都在學」。影片中的爸爸對他自己年邁而易怒的媽媽無私的愛,是從他小時候滂沱大雨中媽媽抱著發高燒的他衝到醫院並不斷安慰他的記憶學習而來,但太太和兒子卻沒有這樣的記憶,所以對爸爸的媽媽沒有好臉色,雖然兒子質疑爸爸為何還要對奶奶這麼好,爸爸只能用無怨照顧自己媽媽的行動來回應,但兒子都看在眼裡並學習。從這部影片中爸爸對自己媽媽無私的愛的意象,我們可以切到下一個投影片內容:
七種因果教授次第:
知母、念恩、報恩 →悅意慈 →大悲(與樂慈、拔苦悲) →增上意樂
→菩提心
七種因果教授包含「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大悲」(與樂慈與拔苦悲)、「增上意樂」、「菩提心」,從「知母」到 「增上意樂」是有漸次的因果關係,而菩提心是最終的果(六因一果)。最難的就是第一個「知母」,正如同影片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兒子問爸爸說「奶奶對你那麼不好為什麼你還要這樣對她?」,影片中爸爸知道自己的媽媽小時候對他的恩德所以能付出無私的愛,但妻子和兒子卻不知道這段恩德,我們在面對眾生時是不是也能「知母」,瞭解在無限生命中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進而平等看待所有的眾生?所以我們把七種因果教授又整理成投影片所呈現的形式幫助同學理解:有了「知母」、「念恩」、「報恩」三者(爸爸知道自己媽媽對他小時候的恩德)的因,而生起悅意慈(無私的愛)的果,而悅意慈又能引發悲心,如果能進一步思惟在無限生命中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就能對所有眾生生起「與樂慈」與「拔苦悲」(就像對待自己正在受苦的媽媽)的「大悲心」,因此「知母」、「念恩」、「報恩」是「與樂慈」與「拔苦悲」的根本,也就是「大悲心」的根本;而因為體認到所有眾生都是自己的母親,所以會有「增上意樂」捨我其誰一定要幫助他/她的果,最後成就了「菩提心」的果。
其賢副班長領誦廣論第217頁第5行到第11行:
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承辦。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以黃毛梳豎,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飢渴時與以飲食,寒食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害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
駱班長:能接受佛法說的每個眾生都曾是我的母親進而知母的人是有福報的,但每個人對佛法的接受程度不同,如果沒有知母就沒有七種因果教授後面的東西,對佛法半信半疑的人如何思惟菩提心?→
觀功念恩!
思惟的邏輯與次第是先體察周遭人的恩德,例如出外去餐廳吃飯時先想到雖然我是出錢的人,但如果沒有這些服務人員願意服務的心,我有錢也買不到他們的服務,進而對他們升起悅意慈(觀功念恩不一定要「知母」),再進一步觀功念恩到對所有眾生生起與樂慈與拔苦悲,更進一步思惟「捨我其誰」,對所有眾生產生大悲心,最後生起菩提心。重點在於誠實地問自己做不做得到「知母」!
駱班長:這部影片呈現了幾個可貴的意義:
1.為自己的理念而死對他人產生的震撼效果很大,影片在這點所凸顯的是傳福音的男主角被原始蠻荒奧加族人殺死前說「我是你的朋友,你真實的朋友」,而讓殺人的奧加族人開始思考反省自己的行為。
2.男主角在生前與兒子的對談中提到如果在傳福音的過程中碰到奧加族人的死亡要脅時也不會開槍,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要上天堂」,亦即準備好的人就會從容而死,而沒準備好的人就會在人世間繼續受苦,如同片中帶頭殺人的奧加族人族長後來受洗成為牧師,我們這些還沒有準備好的人也要好好繼續學習廣論下去。
3.男主角被殺死前說的話語「我是你的朋友,你真實的朋友。」是他生前兒子刻意教他用奧加族語說的,這個兒子非常了不起,知道傳福音需要善巧地用別人的語言才行,男主角的太太也非常了不起,決定在慘案發生後帶著家人到奧加族的蠻荒部落繼續傳播福音,把男主角的死亡意義更加發揚光大。
其賢副班長:自己的死能夠讓別人看到光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死。
男主角的太太跟別人強調自己的先生從出生就是為了這一刻,所以沒有白白犧牲。
以上兩點所表現出的精神可以切到下張投影片的內容:
大悲心 → 大菩提心的根本
大菩提心 → 大乘道的根本
大悲種子 → 初重要
悲水滋潤菩提種 → 中重要
佛果利眾生 → 後重要
駱班長:以上的文句中「悲水滋潤菩提種」,有個觀念我們一定要建立:對自己障礙最大的暴惡眾生對自己修行的利益最大,也就是說要成佛還一定非要暴惡眾生不可。
我們往往會跟朋友抱怨自己的家人,但如果反問「難道希望家人馬上死掉,所有問題就能解決了?」
相信大多數的人答案是否定的 ,要思惟我們腦袋裡所現起埋怨父母的事情其實是荒謬的,很容易忘記其實他們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恩德,如果能夠轉念,自己的智慧就能提升。相對來說,我們對別人的母親似乎比較能夠敬重,如果我們能夠尊重有孩子的女性,策發自己「知母」的心念,進而對男性也自然會比較尊重,因為沒有男性也不會有孩子。
接著下一張投影片的內容:
修習利他之心的基礎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平等捨)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悅意慈)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是佛菩薩與一般人在對眾生的觀點上最大的不同,佛菩薩對眾生的心是水平的(平等),而一般人對所有眾生的心是垂直的(有高有低),而且只要對眾生當中的其中一個人生起了垂直看待的心,自然而然對眾生都會產生垂直看待的心,這是我們要一直不斷提策自己的;「修此一切成悅意相」則是佛菩薩愛所有眾生的具體表現,我們一般人小時候還做得到(例如小時候碰到的每個人都會覺得對方很可愛,都是朋友),長大後隨著碰到的事情漸漸做不到(例如遭一個人背叛後,就認定所有人都是這樣,進而對所有的人產生懷疑,甚至測試周遭人對自己的忠誠度,反而引發周遭更多人對彼此的不信任)。要知道「疑」的相反不是「信」而是「覺」,佛菩薩就是有無止盡的相信每個眾生的覺悟,無論眾生的反饋是什麼,就是一直對眾生常保覺信的心。這種「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我都無止盡地相信他」是我們一般人應該不斷串習,甚至帶到下一生的,而廣論研討班和企業營就是營造這種氛圍最好的地方。
關懷員引言:修習菩提心的次第除了前面說的「七種因果教授」外,還有另一種「寂天菩薩教授」的方法,也就是「自他換」。
客觀事實vs主觀選擇
我們曾看過出生就四肢發育不全的Nick Vujicic(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設限」影片,也看過得到營養吸收不良罕見疾病的Lizzie Velasquez在TED的演講影片,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外人認定什麼條件都很好的女生嫁給令人跌破眼鏡的男生,這些例子都再再闡述一個道理:用不同的心去面對事實就會看到不同的面相。
駱班長:為什麼要做這個主題探討?什麼是「客觀事實」?什麼是「主觀選擇」
?
同學:生活中覺得周遭的人都對不起自己,就是一種主觀選擇(認定周遭的人對不起自己),但所表現出來的話語卻會說是客觀事實(周遭的人對不起自己)。
班長:那什麼人比較容易陷在自己所認定的客觀事實裡?
同學:比較心重的人。
班長:有沒有發現所謂的客觀事實其實是自己去選擇認定的?
同學:應該還是有客觀事實吧?
班長:不,我們其實都存在於主觀的選擇上,但卻一直說有客觀的事實,也就是
說客觀的事實是不存在的,所謂的客觀事實只是社會賦予的概念。
同學:怎麼會?例如之前有位師姐提到的例子,殘障的人不方便就是一個客觀
事實吧!
班長:人一定要長得一樣嗎?我們認定的殘障真的是殘障嗎?
同學:還是應該說如果沒有經過人的主觀選擇去認定,客觀事實就不存在?
班長:事實上只要對一件事情有名詞解釋就表示有了主觀選擇,如果一直執著一
定要用客觀事實來看待事情,往往不容易找到處理事情的答案。由這個理
論延伸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討論這個題目的原因,如果執著於「自己是
自己,他人是他人」的客觀事實,「自他換」是無法成立的;如果能主觀
選擇認定「自己可以不是自己,他人也可以不是他人」,「自他換」就能成
立,請回家好好思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