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講說軌理(三)
時間:2016/02/24
(三)
主講:
班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摘要:
一、憶念師恩父母恩(黃金記憶)
駱班長提策:
心中要常憶念師父無上恩德,因有師父,才有廣論研討班,有了廣論研討班,
才能一點一滴學習。讓同學在法和思惟上、生活上、工作上,都能有所依據,
所以廣論研討班是人間淨土,我們要非常感恩師父。除此之外,師父也創辦
慈心事業,讓所有廣論學員,能夠在有機的生活裡,享受最好的受用,不是
師父這樣的恩德,全台灣三分之一的有機,乃至於今天台灣的有機事業這麼
的蓬勃發展,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體會。
二、讚頌:記憶
漣漪 漣漪 拂不去你的記憶
心花 心花 溢滿你的香氣
叮咚山泉 甘甜清涼
教誡將兒慧命滋養
山花爛漫我心歡唱 恩師說法
感動萬方 恩師說法 感動萬方
明月千里 靜灑萬山 飽嚐法喜
心頭光亮 大悲慈懷 長養兒志
一身清香 皎潔明朗
走向記憶的原野
飄來你大悲的馨香
裊裊梵唱 有如那相伴時光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走向記憶的原野
飄來你大悲的馨香
裊裊梵唱 有如那相伴時光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走向記憶的原野
飄來你大悲的馨香
裊裊梵唱 有如那相伴時光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多想再見你無限慈悲的臉龐
恩師啊 恩師啊 在祈禱的熱淚中
降臨在我身旁 降臨在我身旁
班長提策:
要常憶念師恩,因我們生生世世在流轉中,最需要師長的加持和扶持,要有
師長的扶持,生生世世要遇見師長,必須結這個緣,大多數同學沒見過師父
一面,那是什麼原因呢?那是過去的緣沒有結好,不能親自坐在師父的座下
好好學習廣論,大家要有所體悟,過去做得不好,現在更需把師父的手牽緊,
要常常憶念師恩,所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為什麼孝道這麼
重要,因母親和我們的關係,是我們誕生以來第一個關係,真正人與人之間
的第一個關係,就是和父母的關係,如果沒有懷著感恩心,這個「仁」就沒
有立足的根本,假如沒有盡到孝道,人跟人的關係就無法體悟,沒有體悟就
做不好人跟人的關係,沒有仁就沒有忠沒有恕,所有儒家思想裡,會發現孝
道是非常重要的。師長是我們生生世世的法身父母,肉身是我們的父母,我
們和母親的緣份是身體的緣份,相對之下,我們和師長是法的緣份叫「法緣」,
我們所有的智慧和佛法,是從師長那兒衍生出來的,假如不能憶念師恩,我
們就斷了智慧的緣。在母恩談到的是「仁」這個字,在師恩談到是「智」這
個字,假如我們不能憶念師恩,在智慧和福德上,也就斷了它的法緣,農曆
正月15是師父聖誕,在元月15日剛過兩天的這種日子裡,要一起強烈憶念
師長對我們的恩德。
三、13樓佛堂-談安寧關懷與助念
從今生到來生-有生、老、病、死,善生—善終
福智關懷:師父把無限生命都安排好了,淨智、文教、廣福、讚頌,造和師
父相應的業,在生命當中,生生增上。
1.
安寧關懷:
共世間:提供病人及眷屬精神上的支持與安慰
不共世間:生命是無限的,故要希求增上生
2.
福智安寧關懷與助念
關懷:重病關懷、家屬關懷、哀傷輔導
助念:陪伴家屬助念八小時
3.
助念的意義
對他:萬緣放下,一心皈依
對自:體認無常,串習皈依
4.
為誰助念?
幫助亡者,真正利益的是自己
5.
關懷與助念的對象:
學員本人,學員的一等親(父母、配偶、子女、公婆、岳父母)
6.
申請關懷的條件
癌症末期、意外事故、急性重症、慢性重病
7.
助念時機
(1)往生後八小時以內,提供助念的時段(早上6點到午夜十二點止)
(2)其他時間怎麼辦?
到關懷班學習後,可自己來做會更好。
8.
如何申請關懷與助念
(1)學員→研討班幹部→學苑/支苑→關懷班
(2)學員→學苑/支苑
(3)學員→關懷班
9. 誰是助念義工?
每位學員皆是當然的助念義工,因為這是同修間最基本的互助,也是體
認無常的學習良機,稍縱即逝。
關懷與助念是你我認識生命真相的課程,也是你我實踐生命互助的經驗
長青班介紹:
家裡有長者想要上課的,週一到週六皆有長青班的課,也歡迎插班。關懷班的
臨終助念,是要讓往生者往生善趣,善生到善終。如何在無限生命裡,透過師、
法、友的環境,從生到死,依照著佛法,讓我們能夠走上去,就必須讓長者提
前來長青班學習,父母是福田門,廣論第139頁「若由增上報恩意樂所作善法,
於現法受」希望各位的父母、長輩,親朋好友及左右鄰居,都能一起來學習,
得到師長三寶的攝受,如果各位住家的里長,能夠提供教室,我們可以到府開
班服務里民,廣傳師長教法,饒益有情,長青班四月開新班,歡迎邀請老人家
來上課 。
四.義工分享關懷與助念
阿公、阿嬤是我們的福田,也應珍惜老人家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應該讓長者
早一點了解,身體是借來的,無法帶到下一生,而無限生命是如何將心識帶
到下一生,在過程當中,了解如何起心動念和善心的部分。關懷不是只有關
懷病人,而是全家人都要關顧,我們這一生,要結下善的意念,善的意念能
夠在老人家的心裡種下善的種子,在臨終時助念,才能無縫接軌,同時也陪
伴家人走過這一段哀傷的時期。
五.文亞班長對分享回饋
婆婆臨終前申請關懷,這位師姐是主關懷,師姐給我一些建議,在婆婆往生
前為她持咒、誦經、提善行,當婆婆往生時,團體及關懷班成員都來助念,讓
家屬覺得心安,所以師父對我們的關懷是零歲到一百歲,能夠進入到這個團體
真的很幸運,我們可先加入關懷助念義工,依自己可以的時間,透由關懷助念
可感受無常隨時來臨,對自己是最大的學習和受用。
六、 恭誦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第五共下士道-念死無常
死仇決定終須到
容或今日便降臨
死時世事均當捨 速修妙法求加持
心經是從大般若經600卷濃縮成我們熟悉的心經,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是從菩提道次第廣論收攝成三十八攝頌,讓大家在串習廣論上更明白道次第的內涵,以後在班上研討時也會恭誦。
講說軌理複習:
隨份隨力講說的基礎條件分三:(一)關照自心(二)恭敬心(三)慈悲心
關照自心:在開口講話時,要時時檢查自己內心深處的意樂,有無利他的意
樂,故開口講話時先思惟,一旦開口以利他為中心,由「求善法欲」趣入思
惟說法所有勝利作探討。「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者」有二十種勝利:
1.成就念2.成就勝慧3.成就覺慧4.成就堅固5.成就智慧6.隨順證達 岀世間慧
7.貪欲微劣8.瞋恚微劣9.愚痴微劣10.魔羅於彼不能得便11.諸佛世尊而為護念
12.諸非人等於彼守護13.諸天於彼助發威德14.諸怨敵等不能得便15.其諸親愛終不破離16.言教威重17.其人當得無所佈畏18.得多喜悅19.智者稱讚20.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恭敬心:說法的人要有感恩的心,報恩的心及學習的心來說法,也就是講說
軌理<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法者尚且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故應於法起大
尊敬;又因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班長曾說過廣論不能置於危險
及不潔之處,譬如於桌子邊緣,地上,椅子上及洗手間,這些細微之事,我
們要特別注意。
上師於新春談話,有特別談到對法寶恭敬之教誡,恭敬法寶即恭敬佛母,廣
論千萬不要置於地上、椅子上…等不潔之處。
如何恭敬法,聽師父手抄稿第二冊P134L06-P136LL05,師父提到「無垢友」
公案為另一派學習佛法者,但因毀謗大乘世親菩薩,即墮落阿鼻地獄當中,
不管大小乘、顯密的不同、性相的差別,這個只是應機的不同,圓滿一樣,
每一個都有它特別的適應性,就像每個眾生都想成佛,但每個眾生的習性不
相同,故每個人學習也有不同的方式,學習方式不同,但都想成佛,所以圓
滿是一樣的,不要妄加是非而謗法,謗法較五無間罪還要嚴重,其罪行於廣
論第14頁最後一段明述之、慎之、戒之,故我們學習廣論時,遇到其他教派
的人,不可輕毀別人,要如師父說的「我現在能力不夠,我只有念這個;等到
我能力夠的時候,我也要學這個」所以師父說,對法恭敬是很重要的,於法
起大尊重、大恭敬,並且隨念三寶大師的功德及他的深恩,我們還要發願,
要將所有法門都能學習,只要種下這個因,在因地裡發芽成長,生生世世都
能學到佛法,直至無上菩提。
慈悲心:謂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先以意樂來說,意樂就是安住,安住有五想:1.於說法師住如醫想2.於所教誡起藥品想3.於殷重修起療病想4.於如來所住善士想5.於正法理起久住想。所以說法者一定要有大慈悲心,才能利益眾生。
七.駱班長收攝:
現今佛法有大、小乘之差別,是人們安立的,佛在開始說「法華經」時,一
步一步有次第的講,且講得非常精彩,內容豐富,但世尊發現,其最大弟子,
聽的一臉茫然,不知所云,於是佛第二次講法時,以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
離苦得樂,眾生們都能接受;但個人利益會影響到眾生利益,而不圓滿,故佛
才有第三次講法,希望眾生能將心量打開,讓每個人都能關切眾生,一切緣
於眾生的利益,最後談「法華涅槃經」佛的願望,都想利益眾生成佛,每位
眾生成佛,也是最究竟的法。
佛法講的三件事:宗、因、喻
宗:目標、宗旨、利益一切眾生。
因:理路、以自利的邏輯來做起點,用道理鋪設好,照著鋪設好的理路一步
步走向利益一切眾生。
喻:以現今真實的利益顯現;也就是用種種的比喻看到成果。
以企業經營者為例,如今年業績目標要比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宗),如何
使員工增加產量,企業主多關心員工及其家屬,並把我的目標,和員工心理
自利觀點,用道理的路鋪上去,讓他的心順著理路走上去
(因),企業主於
業績達成後,分配給員工股利或股份,讓他看到真實利益(喻),故企業主
與員工皆大歡喜。
佛在說法時「次以舒顏,具足審訂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就是講
說者對講的內容要確定,再以和美、笑顏及清楚的理路說法,更以種種比喻
來證得佛法的殊勝。每位眾生都想成佛,但要如何成佛呢?就是眾生的身、
語、意都要清淨,要像佛陀一樣,自然均可成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