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十二緣起 (四)、解脫正道(一)
時間:2015/5/27(三)
主講:
班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主題:
一、讚頌
二、二重因果
三、愛、取擋的住嗎?關鍵是什麼?
四、十二因緣影片-無名、行、識,相信因果
五、何謂厭離心?
六、師父的心靈對話
七、解脫正道:三有、三界
八、愛取如瞋蛇,盤身舉頭
九、生死輪迴真的苦嗎?
課程摘要:
一、讚頌-蓮花喻讚(二)
二、正行-二重因果
因
|
無明、行、因位識
(能引)
|
愛
取 有
(能生)
|
果
|
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
(所引)
|
生、老、死
(所生)
|
文亞副班長:十二因緣,就是過去的因(無明、行、識)感現在的果(名色、六入、觸、受),即現在的因(愛、取、有),感未來果(生、老、死)這就是生命的輪迴。不想在輪迴裡打轉,就是今生造因(愛、取、有)時,不要貪著、瞋著,經常聽聞善法,有了正知見,善法欲、行精進,就不再輪迴,而能增上。
駱班長:今生的果(名色、六入、觸、受),每個人心中感受,喜歡的就會貪愛,不喜歡的就瞋愛,沒感受的就癡呆,當我們心中有正知見就會警覺,當覺察心中意念波動時,對愛就不會再如此執著,覺察出現就會反問自己,在反問過程中就會斷愛,所以能反問自己的人生,就是學習生生增上的人生。
四、十二因緣影片-無名行識、相信因果
駱班長:無明就是看不清楚因果:過去造的因,已忘記或無法看見,故今生所看見的果相,不知是過去生所造的,還是今生所造的因,會覺得世界不公平,這種錯誤因果就是無明,因為無明造更多的惡業,這種惡業循環的種子啟發後,就像十二因緣圖裡之製陶工匠,製陶之轉輪啟動後,不停的轉,即惡業不停的造作,因經常串習而產生識,也就是等流果,識就推演到今生的果。
「人」是在六道輪迴裡為無明、行所控制,愛、取、有就是無明、行,故愛、取、有為無明、行所控制,知道自己在輪轉無明、行的控制下,經常用正知見覺察自己、反問自己。
駱班長:厭離:就是內明(心相不好之處)反觀自己,厭離不一定是丟掉壞的習慣,人世間有很多東西是放不下的,學習捨得、捨不得,就是一種進步,平常要不斷思惟。親人之間是捨得還是捨不得?是捨不得,如何要變成捨得呢?在某一層面,修行重要法門,親情並不是說丟就丟,而是在很多境界揣摩再揣摩,捨得、捨不得不斷著墨後,會了解事實的真相,會達到心清淨的境界,厭離為何不是厭離生死輪回呢?眾生對於厭離,誤解所有東西都要捨棄,並不是這樣,而是對一件事情能夠清淨抉擇,觀厭離須思惟,它是學習如何取捨,讓自己的心愈來愈清淨,厭離需智慧和福德,所以厭離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六、師父的心靈對話:可不可以離婚?
人生面臨許多抉擇時,因我們學習佛法,不能對果就認了,可以做很多努力改善,認了和改善是不一樣,如果有路可選擇的話,應該多思考一下,發現問題所在,找出正確方法,這時,就不是分不分手的問題,而是理解此件事情,去改善它,在改善的狀態下,再來思惟該不該分手,依著次第解決這樣的問題。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特性:貧、難求、護壞、離、老、病、衰
駱班長:三界是輪迴的範圍,欲界、色界、無色界亦可稱三有,「有」是一股強大勢力,會讓人在輪迴裡,生在欲界的-欲有,生在色界-色有,生在無色界-無色有,輪迴是三界輪迴或稱三有輪迴,三界輪迴的特性:貧、難求、護壞、離、老、病、衰。貧-不飽足的苦,得到而覺不夠,難求-八苦裡的求不得,護壞-想保護的及該壞的都留不住,所有東西最後都會成、住、壞、空,這是必然的狀態,護壞包含:離、老、病、衰。三有、三界的特性,對於輪迴的相狀,本質要理解,不要隨著它轉,要如何產生出離心,把自己認為一定要有的,改成沒有,這要常常練習。三界如何劃分呢?欲界:地獄、餓鬼、畜生、人
、欲界天(天界含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色界:色界天,無色界:無色界天。
駱班長:「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
人世無常真真假假,如水中月影,是虛幻的,愛、取是瞋蛇,盤身舉頭,欲望就像發怒的蛇,蛇就是死主,要奪我們的生命,生命是無常的,欲望將我們帶到生死輪迴裡。「無常可怕,太可怕,想都不敢想 !所以愈來愈怕。」事情如果用逃避,只會愈來愈怕,心念的轉變是很重要,所以此句應改成「無常可怕,太可怕,好好想一想,學一學 !所以愈來愈不怕。」
駱班長:生死輪迴是心的苦,不容易察覺,心有苦,在世間會用物質解決心中的苦,名利都是來安撫自己的心,心裡的苦要由轉念,才能解決心中的苦。用外界物質來安撫苦,會無止盡的要求,沒飽足感。心的層面,要用心藥醫,在六道裡人在善趣,其實是較不苦的,因為不苦,才能修行,心力才夠。如墮惡趣,沒能力救自己,在不苦的狀態下體悟苦的道理,才能提策心力去學習,我們學習的離苦得樂都是物質面,面對自己心靈上問題,要由心思惟而轉念,才能用另一角度看待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