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八堂課-第七堂:生命的依託與典範(皈依)

課程:生命的依託與典範(皈依)

時間:2014/10/1(三)19:00~21:30

主講:
    班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主題:
一、讚頌—紫羅蘭
二、善用負面情緒
三、 什麼是皈依?
四、皈依二因
五、皈依的對象有有什麼條件?
六、看影片:師在我心林楊月娥師姐
七、皈依以後學什麼?
八、回家作業

投影片:


摘要:
一、讚頌—紫羅蘭

紫羅蘭花開遍大地 繁星萬點清風徐徐 木魚聲聲送來你亙古的吟頌 上師三寶啊  永永皈依
綠樹蔭蔭古寺聳立  雲霧裊裊高山依依 清泉點點香煙裊繞  上師三寶啊  永永皈依
彎彎山路青石鋪地  繁星萬點相伴相倚 袈裟飄舉臨風佇立  上師三寶啊  永永皈依
白雲為蓋綠茵為椅  青山靜靜傘蓋齊心音遍至三千界啊  上師三寶啊  永永皈依
泉水流山脈走 絕頂佇立萬為一 萬物本非獨立有 上師三寶啊 永永不離 上師三寶啊 永永皈依

-  這是福智團體的第一首讚頌,詞的意境就像是一幅山水畫,說的就是皈依的內涵:聽到遠處好像有出家眾、有佛法,傳來陣陣木魚和吟誦聲(此時我對佛法產生希求心);仰望遠處高山上雲霧裊裊間有一座古寺聳立在綠樹蔭中(想要親近佛菩薩、親近佛法生起皈依的心);沿著彎彎山路走上去,這時候看見一位穿著袈裟的出家僧臨風佇立(啊,師父,我想要跟您學);有很多出家眾一起跟著師父學法在師父的法語甘露潤澤下修學;最後證得空性萬法歸一性空緣起(生起更強烈皈依的心)。

二、善用負面情緒
-  上堂課談「念死」死亡這件事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不喜歡!)班長曾經舉過一個喻:人假使生在無重力的狀態骨頭是長不出力量來而成為一個肉團因此,「善用負面情緒」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  你碰到的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其實它是真正對你最有幫助讓你成長的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當「善用負面情緒」這件事你能夠理解的時候整個佛法你都了解了別人罵你、欺負你你不喜歡;面對生病、死亡你覺得痛苦這些生命中所有負面的情緒藉由佛法,「成為學習的推進器它事實上是藥來治療我不好的東西當我夠好時就不會有負面情緒就不會碰到讓我不喜歡的人和事任何境界我都會非常快樂
-  在學習佛法中善用負面情緒很重要的三件事:「知病」、「念死」、「知苦知病―是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會所以很謙卑,什麼都不會所以我要不停地學習;念死―死神追著我生命很短暫死時什麼都帶不走,錢財、親人、乃至這個身體,一樣都帶不走,那麼人世間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只有努力做善事下一生到好的地方去;知苦―認得自己的苦進而以同理心知道別人的苦慢慢就有力量去幫助他人自利利他這叫善用負面情緒

三、什麼是皈依?
-  師父法語:真正的皈依,就是你皈投依靠。這是「皈依」兩個字,妙極了!「皈依」兩個字怎麼寫的?白字旁邊一個反字,為什麼要寫那個反字啊?有意思極了!以前我們這個心是染污的、黑的,現在了解了,哦這個不對、不對、不對!要把它轉過來、反過來。反過來什麼?白的嘛!這個就是「皈」,這個就是你所依靠的地方啊!這個就對了。以前我們依靠在什麼上面?長夜無明啊!所以說你了解了這個,那個心意就轉變;心意轉變是真實的皈依,有了這個皈依,然後你一心向上,一切的功德從這地方產生,一切的罪障從這裡淨除。所以假定這個沒有的話,那其他還談什麼?根本沒有嘛!這個是千真萬確的,學佛法就從皈依開始,就這樣。
-  師父說他生生世世都在學皈依因為心的轉變並不容易,每一個念頭都要對自己好和對眾生好其實並不容易。

四、皈依二因
-   師父法語:我們皈依的原因總結起來兩件事情:第一由惡趣等自生怖畏對於這個「惡趣等」,這個惡趣包括多方面的:種種的身心 、痛苦、煩惱、不自在,這些生起絕大的恐怖。既然生起了恐怖以後,然後你一心要跳出恐怖,這是第一個原因。然後呢,進一步你就要找,誰能夠救護你跳出這個恐怖來的。所以世間的宗教都從這個上來的,那麼我們信佛的人呢,曉得說唯一能夠幫助我們、引導我們、解救我們的只有三寶。第二,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我們信得過,而且深深地了解確信這個只有三寶能夠把我們從生死當中救護出來的,這個是真正皈依。現在我們皈依了,大家想一想看:我們了解不了解我們為什麼皈依的?說他完全不了解,不!說他完全了解,恐怕很少。大家都說:「哎呀,這皈依了好。」是的,的確是為了好處。反過來說就是要去掉痛苦。但是到底痛苦的特質是什麼,我們不一定了解;好,到底好到什麼程度,好的內涵是什麼,我們不一定了解。現在這個地方就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而且這個界限劃得這麼清楚,一點都不遺漏。如果說你找不到這條路的話,唯一的─苦,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現在你唯一的脫苦的辦法,就是這個!你能夠對這個認識了以後,然後去皈依,這個皈依有力了。否則的話你總是跑得去,「皈依佛不墮地獄」,念它三遍, 「好了,我算皈依了。」這個沒有真實用場,只是積一點善根種子。
-  班長說能不能生起皈依的心?能!什麼時候?當你無可依靠、無可憑藉的時候例如一個游泳健將游離了隊伍獨自一人在無邊大海上載沉載浮,四顧無人,力氣用盡眼看就要滅頂,心中生起極大的恐懼此時忽然間一支搜救快艇迎面疾駛而來,他大聲呼喊「救命哪!」―這就叫皈依一心皈投依靠!

五、皈依的對象有有什麼條件?
-  師父法語:第一個他自己已經解決問題,第二個他懂得怎麼幫忙人家,第三個他有這個心要幫一切人。還要最後一點哪,嘿!告訴你,他是要幫你的,但是真正的成就與否,看你是不是如法聽他。
-  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正皈依是法寶。
-  班長舉例:我是瞎子走在懸崖上什麼人能幫助我走出這條險路而能不墮入萬谷深淵?這個幫我的人必須具備幾項條件:1.他是明眼人2.他有技巧和方法幫我 3.他是想幫我的 4.我要照著他的話一步一趨地跟著走
-   班長再舉一例:一個死刑犯經一審判決確定所有證據都指向他殺人上訴無望痛苦萬分此時忽然有個昔日同學一位戰績彪炳的名律師前來探監他是不是馬上高呼:「同學救我!」此時此刻這位律師同學是不是他唯一能皈投依靠的對象?  1.他是名律師自己的問題解決他起碼不在獄中2.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知道怎麼幫我平反勝訴3.他主動來探監就是想要幫我4.他跟我說的在法庭上的教戰守則我一定要完全聽他一點都不能錯

六、 看影片:師在我心林楊月娥師姐
-  她今年84歲,患痛風疾病,初學廣論時不會說國語
-  她聽從師父的教誡,在資材做義工數十年;認真學習廣論;經常跟師父啟白、祈求、供養,作師所喜。
-  她學了佛法,驟然喪子,一樣傷痛,但不會增長煩惱。她以背經、參加法會營隊及做義工,將累積的功德迴向給兒子,把好的給他。

七、皈依以後學什麼?
-  佛無所不在聯繫方法有三:啟白祈求供養佛的法身無所不在他講的法你要如法聽他可是我們必須把心打開你有什麼事要跟他說―啟白;你要什麼要跟他求―祈求;你要對他恭敬―供養。
如得法師說 真正有資糧的祈求就要像師父一樣師父說: 「世人都祈求能夠業障病障悉消除,什麼事都很順遂,但我不會這樣祈求。」師父說:「就像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大家都祈求沒有風浪能夠安全的到達彼岸,我不會這樣祈求。我祈求,當我遇到風浪的時候,我能夠把舵掌穩,看清楚我的方向,即使船沉了,我到達彼岸的決心,也一定不會退的,而且我一定到得了彼岸。我是這樣祈求的:當我遇到風浪時,我能夠把舵掌穩,把方向看清楚,並且堅固我到達彼岸的決心。」

回家作業 Q:我的命運由誰決定?是什麼力量主宰我的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