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研討班(二輪)課程:道總建立(一)

課程:道總建立(一)
時間:2017/7/26 ()
主講:
  長:駱政廉
副班長:呂文亞、杜瓊華、吳佳璋、陳其賢

課程主題:
一、讚頌:優波離花
二、正行課程
三、問題解答
四、看片

課程摘要:
一、讚頌:優波離花
駱班長提策:
在佛法裡,優波離是戒行,戒定慧中戒是因;一如花果關係(所以稱優波離花)。持戒至少得人天,所以伴我到天涯。持戒的人會到更好的地方(人天)所以勝出世間。有人曾問聖嚴法師:我覺得佛法很好,但我不想持戒。聖嚴法師問:你覺得自己是世間的好人嗎?是否遵守法律?會覺得道德規範是一種障礙嗎?那人回:該做的一定會做,跟佛法也很相應,但就是覺得持戒太拘束,道德規範跟法律我都願意遵守。聖嚴法師回:若是如此,你持戒算是持得很好。持戒本身也是以世間道德規範,倫理為基礎。遵守是讓人更自由,更有智慧。

世間的人都把戒當成是一種束縛,其實真正的自由是戒。當你知道怎麼做會有好的結果照著做是最幸福的事情。可是我們卻不是這樣,我們喜歡每一件事情按照自己的抉擇去做,所以我們很需要智慧。真正持戒的人也許智慧很差,但是他可以生天,所以大智若愚。看起來這個人傻傻的,跟著一定的規矩去做,其實他是真正的大智慧,跟著佛陀的戒律去做,這樣的人就是大智若愚。即使他智慧未開,也能到很好的地方,跟著好的人、好的佛菩薩學習更高的智慧。照著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果報,有好的果報,再慢慢地學定慧也學得上去。所以戒是定慧的根基就是這樣的安立。

二、 正行課程:P66L3-P67L6
(一) 駱班長提策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在甚麼狀態?我們碰到境界時起甚麼樣的心?我們需要仔細去思惟,因為這樣才能比較。佛初發心一定跟我的發心不太一樣,所以要去思惟為何發心不一樣。再來談一件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接觸外境的關鍵,十二因緣裡叫六處(六入),在名色之下。換句話說,先有受精卵,成了名色然後長出六根,就佛法角度,受精卵是由識而來,十二因緣裡,無明行識才產生名色,才產生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由識所控制,而識由無明所控制;在看不清楚的情況下,無明起心動念(行),埋下了識種子,種子找到受精卵發芽產生名色,結合後產出六根。其實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為無明所限,碰到境界時,起心動念以無明為主。






佛的初發心與我們的初發心碰到境界時不一樣,關鍵在初發心,修行佛法有三個道次第特別重要:因、道、果或境、行、果,碰到境界起甚麼心它的結果就會不一樣。行者心也。以無明所控制的眼耳鼻舌身意碰到境界時,起的心是染污心,行的是染污行。碰到境界時,佛陀選的因是成佛的因;佛陀起的心是大菩提心,祂的果就是佛果;我們碰到境界時起的因是輪迴的因,凡夫的因,所以我們起的心是染污心,選擇的是染污行,而果報,就是輪迴的果報,這個叫境、行、果,所以佛初發心就跟我們分道揚鑣了。整個大乘道的根本叫做大菩提心,有這個大菩提心就叫做佛子,進入佛國。沒有這顆心就離開了佛國。原來道總建立它的關鍵就是起心,起心凡夫就是凡夫,起心二乘就是二乘,此為境、行、果,你的因,決定了你的道,也決定了你的果。

華嚴把境、行、果講成信解行證,是要我們相信佛菩薩,相信佛的恩德、智慧,從對佛的信心,一點一點的深入了解,讓我們的心慢慢地走入跟佛陀的起心動念無二無別。何謂皈依?皈依就是遇境時思惟師父跟佛菩薩會怎麼想、怎麼做?皈依講的就是境、行、果,當起心跟佛菩薩、跟師父無二無別,就是起了大菩提心,走入佛果。所以說皈依就是進入佛法之門。境行果、因道果、信解行證,三者其實是無二無別的。證是證得果位。

原來凡人跟佛的差別就是碰到境界時的起心。我的起心動念跟佛的差別就是未來我跟佛陀的差別。佛法說「一切時處修皈依」,因為想要一次走到跟佛陀一樣的起心動念太難了,所以要時時刻刻修皈依。未能跟在師父身邊的人要反覆地聽師父的手抄稿、錄音帶,再加上思惟,碰到境界時才能跟師父無二無別。佛菩薩碰到每一個境界,都會勝解作意,亦即在面對的境界時,思維佛菩薩要教我甚麼?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心碰到境界,起心動念才能跟佛菩薩一樣,無二無別。

同學問如果公車上有個盲人的拐杖打到我的腳,剛好腳上有傷口,要怎麼起心動念、有善法?此時我們要做兩件事:叫跟閃。叫的目的是希望對方有警覺,同時自己要逃離(閃)。施暴者跟被施暴者都要有所反應,從被施暴者這邊引起他的反應。境行果碰到境界時是很難產生像佛陀一樣無二無別的心,所以在平時要體會:樂受時心很高,飄在空中開心的不得了,不喜歡有人打干擾;不希望醒過來,喜歡迷,不喜歡覺。苦受時,心很低,爬不出來,身陷其中。所以有樂受/苦受時,是無法學法的,學法是在捨受的時候。在苦受跟樂受越強烈的狀況(有人請吃大餐;重感冒),無法進入學法的狀態(進教室上課)。學法大部分是在無苦無樂(捨受)的狀況下學習。在捨受的狀況下,才能心平氣和的學,學了以後不停地體會佛菩薩碰到境界時的心,以便於未來在苦受跟樂受比較小的時候,能夠想起佛陀的教義。

Q:學了佛法以後,親友往生痛苦會不會減少?
A: 極度苦受時心中無法,但痛苦是會降低(痛苦也是無常相),當苦受慢慢減少,若有學法,會開始現起正法。學法後,苦受的時間會縮短,平常不斷地串習法類,在苦受、樂受沒那麼高時,會有法進來,這時會讓自己跟佛陀的心比較接近。另外,平時常常幫助別人,別人痛苦時,感同身受,在過程中,對苦受的感覺明顯降低。平時要多串習法,多幫助別人,碰到境界時,才能生起跟佛陀無二無別的心。很多人對佛法的誤解,讓他對佛法沒有信心,是因為沒有真實的了解佛法的內容,其實沒有那麼快,剛開始的痛苦跟大家無二無別。只有在痛苦降低時,所學的法才會偶爾跑出來,那時才能讓苦受縮短

對於有用的東西,必須要知道它是怎麼樣產生作用的,才會對有用的東西產生信心。而不是聽了以後就馬上會得到效用,必須要知道產生效用的過程會有甚麼現象,信心才能隨著使用的狀態越來越強。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第二件事情是資糧,就是行。因為從心了以後,啟動行;行會讓我的發心再加強。所以中集資糧就是不斷的加強成佛的心、不斷的加強大菩提心。佛初發心走上大菩提心後,雖然有心,但心不堅強,所以道總建立後要產生決定解,而決定解要靠中集資糧。

所謂的資糧,就是在發心起行的過程中反覆的回饋,讓心越來越堅強,產生信心,讓成佛的心不斷加強,一直加強到成佛的果出現→直至菩提。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佛果),一切皆是為利有情,「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是佛的方法。佛陀發現面對境界才能起心,單獨自己不能起心,造業也必須要是:事、意樂、加行、究竟。一定要有一個對象,才能造業,所有的善業都要有個對象,而且對象不能是自己(自己對自己只能造隨喜或懺悔)。要讓自己的心不斷的走入大菩提心,走入成佛的這條心,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利益他人。當你不斷去幫忙別人的苦時,苦的感受大幅下降;原來離苦得樂就是要多參與別人的苦。當參與別人的苦時,自己的心力是很強的;面對自己的苦時,心力卻是很沉。所以佛陀發現造業的本能,利益他人才是真實的能利益自己的關鍵,就像自己無法把自己抬起來一樣,在利益別人時才能起大菩提心。大菩提心不叫成佛心,改為「為利眾生願成佛」,因為這樣才能積集資糧。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是這樣安立後得到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道總。既然要走到佛陀,中間的過程只有越來越好,越來越好在佛法裡指的便是增上生;維持在最高點就叫做決定勝。「初發心,中集資糧」就是往那個目標走,而生命的本質就是越來越好,又名增上生;走到最後決定勝,維持在最高點,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阿羅漢,一個就是佛果。一個是自己求解脫;一個是利益一切有情,大家一起得到佛果。所以決定勝有兩個:一個是小乘,一個是大乘。

()廣論P66消文:
如何得到佛陀真實的心法:一、於整體的佛道,心中要建立他的架構並且確定不移。二、於整體的佛道,一步一步取得心要。
道總分成兩個部分:一、佛所說的心要整體總攝為三士道。二、清楚的告訴我們如何由三士道引導的原因。將現前增上生所有的東西完整說明,放在下士或共下士所有的內涵裡。

何謂共?共叫做基礎,下士與共下士一如小學與大學。對於要念大學的人,在那之前要先念小學,因小學只是基礎,叫共小學;對於只要念小學的人,小學即是小學,畢業後就不讀了。要考大學的人,小學只是基礎,佛法裡加了『共』字,讀的小學叫『共小學』。『共』美不可言,『共』得到了小學的利益又可往上讀中學、大學。

殊勝下士:學下士有兩種,一種是希求現世,一種是希求後世。菩提道次第廣論完全沒有修習現世的法類,下士講的是殊勝下士,重要的不是現世,是希求後世善趣(人天)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從道總開始就是以無限生命為基本;基本假設就是無限生命。行持都是累積往善趣的因,道炬論中說,用種種的方法(方便)只是對生死的樂希求自利的話,就是一個下士。對一個下士夫而言,他的善行都是為了自己;雖然下士想要生人天,但善行的本質都是為了自己。

方便與方法的差異為何?方便講的是因;方法講的是步驟、做法,讓你能達到目標。方便在談因的過程裡,所思惟的東西比較多;方法則比較偏向行持步驟,方便則以心為主。佛法裡不講方法講方便,是因為佛法講因果,而因果以意樂為主。

所以,以種種的方便只為生死樂,希求自利,我們知道他是下士。決定勝就有兩種:一種叫證得解脫出生死的阿羅漢;另外一種一切種智的就是佛。

『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
當目標是聲聞乘或獨覺乘的時候,所學的法就攝入在中士或共中士所有的課程裡。中士夫是發厭患一切諸有(諸有就是三有,三有就是六道),為求自利,想要得度,去學解脫的方便之道(戒定慧)。故中士夫學的是解脫輪迴之道總攝為戒定慧三學,下士夫學的是人天之道。

戒定慧對於大乘及小乘是共學,道炬論說:要逃離三有的快樂,遮止一切輪迴的惡業。背棄諸有『樂』(非苦),所以輪迴的關鍵是貪輪迴之樂。若問很多有錢有閒人以下問題則會有這樣的回應:
1.未來是否繼續當人?覺得當人很好,日子過得美美的。
2.是否求佛道?很無聊,人道多采多姿當然要繼續在人道。
3.可是人道有苦?有苦才有樂,沒有一點苦怎會感覺樂(因為他的苦太小樂太大)

以上每句回應都很有道理,而這個道理讓他陷入輪迴。以自己眼前的樂為滿足,對於別人很殊勝的境界,他不想也不求,連學也不想學。這樣的生命體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會慢慢出現,所謂的得少為足,就是如此;三世怨亦是如此。這世好命是因為以前有修、造大善業,可是此世在享樂時,卻因滿足於現狀而迷,不再為未來做打算。

為何須修行?上半輩子辛苦,是為了讓下半輩子日子好過點,是在為未來做打算。可是當後半輩子只想把上半輩子所做的努力、累積的幸福享受掉,卻沒有在為未來做打算。口頭上相信有未來,卻完全沒做打算,前半生的努力,在下半生完全花費掉後,下半生沒有為未來做任何的儲備、努力,這就是人的荒謬。

碰到樂的時候人是會迷的,樂受時人是不願意覺醒的,所以中士道能夠背棄諸有樂是非常困難的。譬如說天人,天人很快樂,可是天人墮落是比所有人都痛苦,爬的越高摔得越重。

『遮惡業為性』,他的本質是遮止所有惡業,這裡的惡業跟下士道的惡業不一樣,「下士」、「中士」、「上士」的善惡業定義完全不一樣。下士道的善業就是十善業,惡業就是十惡業;在中士道,十善業也是惡業,十惡業當然也是惡業。必須要以心淨為信。譬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意念上要能夠出輪迴,要清淨的,那個才叫善業。所以在中士道裡,善業是要出輪迴的,出輪迴的叫淨善業。

所以遮惡業為性講的是輪迴的惡業,包含了十善業。若唯求自己的解脫就是中士夫。
所有的尊長乃至十方一切諸佛(佛法裡師長與十方諸佛是無二無別)都說,依照密咒乃至於度彼岸(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辦菩提。

修種智方便有兩個,一個叫做密咒大乘,一個叫波羅密多大乘,這兩個攝入上士法類。上士夫是由大悲自在而轉(任運而轉),看到所有的眾生,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

二次第:指密教的兩個次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道炬論說,由通達自身的苦,淨除一切眾生的苦,這個叫做上士夫。

師父音檔手抄第五冊P282LL3
從十二因緣到業果,境行果的內容,慢慢去體會師父所講的。
甚麼叫因,甚麼叫境,為何佛陀決定要成佛而我們卻是決定要做人,要輪迴;有人願意學有人不願意學。這裡面才是真實的關鍵,真實走到境行果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一切境界的起心動念決定了因。
所以信的內容就會不一樣,有人信人世間的名聞利養,有人信佛陀真義,信解兩字與因有關。你下決心要往哪條路走,你就會信甚麼,然後一步步理解這條路。

如從小信的是升官發財,所以,所理解的東西,都是怎麼累積升官發財,因為你的努力,你也會得到升官發財的路。有些人信解的是出世間的佛陀的正果,他就會走入信解行證。
道總建立講的很有意思,就是人人各個不同。

三、問題解答(廣論手抄P272L4-P273)
Q:不甚了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與師父這段落中所提到淨戒為根本,無垢淨願為結合等眾多善根間的關係。

A:師父是把「淨戒為根本,施等助伴,無垢淨願」三個內涵做詳細消文,最後都說要跟心裡如實的相應。在P272最後一段又提到如實相應的狀態比較難,並且提醒我們,我們說:『我這樣說可是為你好時』其實我們不懂自己的心。若為人家好,他的標準會比厭離心要高,為人家好是菩提心,菩提心以大悲心為根本,出離心為基礎。

先修習出離心,才能修習菩提心,出離心要修到很強的程度,比二乘還強,大乘的出離心要比二乘還強。P273L3-L4師父講的是真實的憐愍心,這是學大乘的人進入六道的原因,明明可以出離輪迴,卻進入六道裡面來幫助眾生。對於一個能出離的人,六道的天道也像地獄,所以師父講說你有大菩提心的話,必須以厭離心為根基,在有厭離心的狀況下對於三有輪迴是非常痛惡的,可是為了想要幫助別人,明明辛苦,可是張開眼睛還是往水裡跳,就是為了幫助別人,這個叫做慈悲心。
『絕不是一個東西你看不上眼不配你胃口你就說我是為你好』,譬如說:在無法真實理解別人的情況下,隨便的說出我是為你好。如以副總高度勸升不成主任的課長別在意升遷;中了二千萬的人,對缺錢急用的人說不要在意錢。

無垢淨願中「無垢」兩字,所表達相應的狀態,大家要好好去思惟。

四、看片-大學畢業的你,關於人生我們都剩不到22K
駱班長提策
佛法談無限生命,所以我們不用太在意時間的長短,可是佛法教我們一個很好的方法:永遠把終點線往前拉,這樣你會跑得更認真。終點線往前拉就是指念死,對生命的急迫感才會顯現,排出優先順序。很多人都以為珍惜時間就是很認真的每件事都很斤斤計較時間,其實珍惜時間是說每一分鐘都用在「中集資糧」上。你的目標很清楚,每個努力都是有累積性的;經過努力讓自己跟目標越來越接近,這叫珍惜時間。

很多人都是瞎忙,忙在俗務上,未針對初發心努力,其實他的中集資糧是非常缺乏的,到最後看來雖然忙碌一生,其實並沒有將未來鋪設好。時間的長短還是重要,最好的方法是把終點線拉前,會讓你特別重視優先順序。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說次第很重要,時間越短,你會越重視優先順序。


家裡若有在安寧病房的親人,需理解人即使活到最後一分鐘還是希望有生活。任何一個人即使到了安寧病房都還是想要「活」,想要生活。人在很痛苦或快樂的狀態下都無法學法,要在一般的狀態下學法,以便於面臨極端痛苦或快樂狀態,能夠醒覺。不要對即將臨終之人講念死,應讓他過正常的生活,而不是在學的一知半解的狀況下拿佛法來框架他人,所以在安寧病房的人,在接受疼痛治療後,應該讓他離開安寧病房,過正常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